请稍候。。。
菜单
朱芳妤
百家名匠认证
分享
个人简介
朱芳妤,女,汉族,山东人,生于1983年6月,大学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,2007年9月考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,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,艺术功底扎实,在校期间致力于研究玉文化和玉石设计。期间到云南瑞丽实地考察多次,毕业设计作品《溯鱼而行》即翡翠的设计,荣获省珠宝协会金奖。2011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·九翠间
原创作品
查看全部>
名匠故事
他的荣誉
个性签名
朱芳妤,女,汉族,山东人,生于1983年6月,大学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,2007年9月考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,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,艺术功底扎实,在校期间致力于研究玉文化和玉石设计。期间到云南瑞丽实地考察多次,毕业设计作品《溯鱼而行》即翡翠的设计,荣获省珠宝协会金奖。2010年7月毕业后应王朝阳大师邀请来到瑞丽,任艺术总监,负责设计。2011年3月,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——九翠间,研习雕刻。
一直以来,朱芳妤潜心研究雕刻,边带徒弟边学习,目前培养了几十名徒弟,并在工作室设立实训基地,与瑞丽市职业中学玉雕专业学生签约实习基地,还应邀到瑞丽市国际珠宝翡翠学校授课。
 在她的努力下,2011年10月被瑞丽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巧雕师”称号;2014年8月被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授予“云南省大学生文化创业典型”称号、9月荣获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“工艺美术师”职称证书、10月被联合国文化发展委员会授予“国际工艺美术大师”荣誉称号;2015年8月荣获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选的“云南省玉雕大师”称号;2017年10月获得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“高级工艺美术师”职称证书;2018年4月,在首届中国玉雕大工匠、中国玉雕工匠推荐学习活动中,被推荐为“优秀技术能手”, 11月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聘为昆明文化创意产业(设计领域)优秀人才库成员;2019年1月被德宏州总工会命名为 “德宏工匠”。
从2014年开始参加国内各地玉雕比赛,屡获奖项,作品构思巧妙,题材新颖,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,结合当下的审美诉求,以及材料本身的独特之美,创作了大量现代风格的作品,被公认为新生代青年玉雕艺术家。
2010年6月作品《溯鱼而行》荣获云南省珠宝协会《创石记》金奖,
2013年10月作品《多听少说——大智慧》荣获中国芒市第三届金像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;
2014年4月作品《多听少说——大智慧》荣获中国昆明第一届“世博·云玉杯”玉雕作品大赛银奖, 8月玉雕作品《来?往》荣获第四届“彩云杯?大师奖”云南省优秀玉雕作品银奖, 10月玉雕作品《多听少说》荣获瑞丽第八届“神工奖”金奖,玉雕作品《梵音》荣获瑞丽第八届“神工奖”铜奖,12月玉雕作品《网》获中国第二届“云峰杯”玉雕作品大赛银奖,玉雕作品《印象梵高》、《涅槃》获铜奖;
2015年8月玉雕作品《雀之灵》荣获文博会“彩云杯·大师奖”铜奖,9月玉雕作品《三步曲》荣获“玉満乾”杯黄龙玉雕刻大赛金奖,并同时荣获“大众最喜爱的黄龙玉作品”,10月玉雕作品《雀之灵》荣获瑞丽第九届“神工奖”银奖和玉雕作品《鱼道》荣获瑞丽第九届“神工奖”银奖,玉雕作品《佛·山》荣获瑞丽第九届“神工奖”铜奖和珠宝镶嵌设计作品《菩提树》荣获瑞丽第九届“神工奖”银奖,珠宝镶嵌设计作品《雀之恋》荣获瑞丽第九届“神工奖”铜奖;
2018年11月玉雕作品《十二生肖》荣获云南首届“金茶花”文创设计大赛“优秀创意作品奖”。
2015年9月成立瑞丽市芳妤珠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,公司由玉石设计创意、玉石雕刻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。       个人自创的多套石木结合(小叶紫檀和南红)作品申请了多项外观设计专利,销售业绩很好,引领了玉雕作品向时尚首饰行业跨越的新风向。
2016年3月应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邀约负责主编高校第一本《玉雕设计与创意》的教材,目前本书已经编完。
她目前是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客座教授,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客座名师,瑞丽国际珠宝学校客座教授。
她除了钻研玉雕以外,还不忘回馈社会的支持,2017年4月与11人发起组建了“德宏州永昌爱心协会”,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监事长,目前协会已经组织了多次捐资助学活动,发放资金总额200多万元。她始终铭记“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,也一直秉承这种思想,并付诸于实际行动。
2019年6月被国家艺术基金翡翠创新设计研究项目录取为学员,此项目由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万凡教授主持,全国招收30名学员,前期理论上课周期是50天。同年,有幸与北派玉雕创始人宋建国大师结为师徒,宋老师很欣赏朱芳妤的作品,对她的作品一一给予点评、指导,对她今后的发展给出了很好的意见、建议,为她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朱芳妤认为玉雕作品设计应与社会系统相匹配,拥有广大群众,与社会俱进、与时尚与同行、与群众需要俱进,推崇大道至简,感觉基因里有欣赏简洁事物的审美观念,正如道教、老子、禅的思想里都有简洁的思维方式。她坚持人巧不是目的,技术是臣服于人文的,玉雕作品的价值应与文化共存,如果无法制造价值,就无法表达文化!
 
+ 关注他
+ 点赞他
点击右上角分享